《海南日报》补短板、建机制、兴产业,琼中多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0-06-18 14:00 责任编辑:李梦瑶 秦海灵 陈欢欢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微信
X

本报记者 李梦瑶 特约记者 秦海灵 通讯员 陈欢欢

泥坯房与新民居、泥土路与硬化路,这是一组时间间距不过4年的照片,新与旧的强烈对比,却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南吉村保蕊村民小组村民王祝莲恍若隔世。

“以前的泥房下雨漏水,不好。”“那你刚开始怎么还这么抵触,不愿拆旧房?”6月16日午后,站在村口这面特殊的照片墙前,普通话并不太利索的王祝莲,只能用“连连摆手”这一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不料一旁有村民打趣“揭短”,惹得她害羞捂脸。

从抵触到接纳,王祝莲的心路历程是当地不少群众的缩影。而他们的心境之所以发生改变,离不开一批批惠民扶贫项目落地所带来的获得感。近年来,琼中努力在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上下功夫,从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入手,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短板 让基建从“绊脚石”变成“发动机”

6月16日下午,刚刚忙完农活的保蕊村村民符开东骑着摩托车从田头驶来,将车稳稳地停在了自家新房前。骑摩托车从田头一脚油门开到家门口?这在几年前,符开东等村民根本不敢想——过去,保蕊村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遇到下雨天稍不注意就会打滑,村民们摔车受伤更是常有发生。

“村道狭窄而且坑洼不平,骑车实在不方便,要想把地里的稻谷运回家,只能一趟趟肩挑手提。”符开东介绍,交通不便让物资、人员难以进出,以至于他们只能就地取材用泥巴、石头砌墙建房,年轻人出去后不愿回来,留在村里的村民则守着几亩橡胶度日。

生活、生产不便困扰乡亲们多年,借助脱贫攻坚之势,保蕊村于2017年启动危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项目。

得知这一消息,符开东第一个投了赞成票,甚至主动砍掉自家的橡胶树为村庄配套设施建设让路,但也有人心存顾虑。“房子都拆了,要建成啥样?”王祝莲对政策不理解,起初并不肯配合。直到一栋栋红白相间的新式民居拔地而起,一条条开阔平坦的水泥路连接起各家各户,她真真切切感受到村里天翻地覆的变化后,态度才发生了大转变。

“现在的房子宽敞又亮堂,家里还接通了自来水、燃气和光纤管网,方便得很。”王祝莲笑言,过去保蕊村“脏乱穷”,外村姑娘都不愿嫁进来,包括她两个儿子在内的过半男性都打着“光棍”,如今,村里大变样,她儿子找对象也有底气了。

村庄基础“硬件”设施改善所带来的脱贫成效立竿见影。村民王贤山带动村民种桑养蚕,村民吴钟锦探索鱼、鸭、鸡综合养殖,村民吴丽在村口经营起小卖部……这两年,南吉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学明显感觉到,村里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后,村民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保蕊村的“升级换代”,是琼中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一个掠影。

以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为统领,过去几年来,琼中将危房改造、风貌管控与“五网”建设统筹推进,率先在全省推进管道燃气进村工程、“水环境治理项目PPP模式”,将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光网“五网”建设与改水、改厕、改路相结合,实现县、镇、村、组、户全硬化,农村公路畅通率达100%、安全供水普及率达98%,光网千兆到镇(区)、百兆入村覆盖率100%,燃气下乡“气代柴薪”试点扎实推进,让“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村寨频频跃现之余,也正让基础设施建设从拖后腿的“绊脚石”成为助发展的“发动机”。

建机制 让农村由“一时美”转向“持久美”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振兴乡村、聚拢人气的硬件要求。而人居环境整治,则需在“软功”上发力。

走在和平镇长沙村的乡间小路上,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村里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净整洁,路边绿化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们村这么干净,每个村民都有功劳。”琼中县委宣传部派驻长沙村驻村第一书记凌大彪介绍,这源自该村实施的常态化、周期性环境卫生评比机制。

自去年4月起,为引导村民规范生活习惯,长沙村帮扶工作队结合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作,制定了一份农村文明卫生户评分表,主要包括文明建设、房屋前后卫生和室内卫生三大块内容,由扶贫工作队、村委会干部和村小组干部三方组成评分小组,不定时到每家每户检查评分,引导村民从被动接受到“比学赶超”争当卫生模范。

“自从村里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后,我和爱人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长沙村村民吉春娇指了指家门口悬挂着的“文明卫生户”牌匾,一脸骄傲。

让做得好的村民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让评分落后的村民知耻后勇,这一评比活动是琼中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的亮点举措之一。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琼中不定期对全县10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暗访督查工作,各乡镇、村级组织也陆续制定出台考核标准、评比制度与村民公约,构建起县、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四级监督机制。

“村民们不仅不再乱扔垃圾,甚至还学会了垃圾分类。”和平镇堑对村垃圾收集员陈明文介绍,堑对村于2019年7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原本以为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让他颇感意外的是,不到半年时间,村里的垃圾分类合格率便达98%,生活垃圾减量50%至60%。

在琼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璐飒看来,这得益于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我们累计整合投入6亿元,全面开展‘三清两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的改善让群众获得感增强之余,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肩负起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林璐飒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琼中建立观念与制度的双重约束,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兴产业 助村民摘掉“穷帽”实现“逆袭”

这几天,红毛镇草南村的种桑养蚕基地里一片繁忙,蚕农王世标从方格簇上采摘下一颗颗雪白的蚕茧,晒干装袋后正准备送往镇里的蚕茧收购点。“蚕茧每半个月卖一批,一直能养到年底,空闲时上山打理槟榔林,等到入了冬,又可以开始种植苦瓜。”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自家的产业,王世标笑言根本忙不过来。

实现多重收益的,不仅是王世标。通过落实“多条腿走路”的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草南村在巩固槟榔、橡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引导村民发展冬季瓜菜、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从年头忙到年尾。草南村不仅于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摘帽,如今人均年收入更是达到14800元。

“原先根本不敢尝试新兴产业,一怕没技术,二怕没销路。”王世标坦言,近年来政府及帮扶干部通过送技上门、订单农业等举措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并引进培育一批适合本地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正让他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今年,王世标种植苦瓜实现创收2.6万元,加上桑蚕、槟榔等其他产业收入,预计年收入将达五六万元。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发展产业是关键。围绕桑蚕、养山鸡、养蜜蜂等9大特色产业,琼中采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等4种产业扶贫模式,深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为山区群众种下一棵棵“摇钱树”,也涌现出众多产业扶贫“领头雁”。

长征镇潮村村民陈玲发展酿酒、养牛、养鸡等产业,摘下“穷帽”后立志入党;红毛镇番响村村民王国谦从养蚕“门外汉”蜕变为“土专家”,带动45户村民抱团发展;从孩子学费都拿不出到如今年收入逾30万元,和平镇堑对村村民陈书文靠着山鸡养殖实现“逆袭”……

一个个生动案例,一次次印证着产业脱贫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今年琼中将继续深入推进“十二个一批”脱贫工程,巩固农业产业扶贫“四种模式”成果,大力发展“五个一”庭院经济,健全扶贫产业体系和多重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发展的韧劲保证脱贫成效。

相关文档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琼公网安备 469030020000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300002  琼ICP备05000041号

电子信箱:qzwzglzx2018@163.com  运行维护: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