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6名省内相关领域专家为琼中出谋划策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0-09-16 18:00 责任编辑:李梦瑶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微信
X

本报记者 李梦瑶

海南大学教授王丽娅:强优势 促联动 走出特色路子

与全国其他山区县域一样,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存在地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少、国民生产总值低等共性问题。在海南大学教授王丽娅看来,琼中的发展难题体现在山区县资源富集与发展要素稀缺,分散的、零星的产业发展与培育区域增长极的目标难以协调,加快经济增长与重视生态保护构成内在矛盾等方面。

特殊的县情注定琼中不能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王丽娅认为,“十四五”时期琼中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特点和优势,通过横向比较寻找差距,走一条具有显著山区特色的发展道路。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势必会形成城市群梯度链,这种梯度链自然会延伸到琼中。因此,琼中可实施‘掉头向东、衔接南北’的‘双向’开发战略。”王丽娅提出,琼中一方面可充分发挥紧邻洋浦的区位优势,争取更大政策空间和更多项目支持,加快与洋浦、儋州、澄迈等西部临港临海城市和片区的联动发展;另一方面可全面加强与海口的区域发展合作,借万洋、中线等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好琼中创业园和物流园区,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承接产业转接。

此外,王丽娅还建议琼中申办生态院校。“琼中可与海南大学或海南师范大学合作,将生态学院放在这里。”王丽娅表示,山区县耕地资源稀缺,生态功能重要,短期内难以大规模稳定吸收各类专业人才,可以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为更多专业人才服务琼中建立制度平台。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郭强:树特色 拓体系 丰富旅游体验  

素有“海南绿肺”之称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近年来稳步端起“旅游饭”,但整体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品类型单一、设施不完善、市场规模小等问题。

“琼中现有旅游产品多以初级观光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仍在摸索阶段,且与周边县市同质化明显,亟须树立鲜明的旅游特色。”在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郭强看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琼中旅游发展方向应以“绿色生态”“黎族苗族文化”为主导,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黎族苗族文化传承体验区”的旅游发展定位。

为此,郭强提出了包括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教育、旅游+亲子活动、旅游+户外拓展在内的“六大产品体系”,包括打造传承黎族苗族文化的全新定位、引进优质企业、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在内的四大重点措施,以及与中免集团联合打造“三月三”免税购物节、联合大企业组建海南黎苗文化经营有限公司、争取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北大门和雨林博物馆落户琼中等举措。

“琼中目前难以靠自己的力量吸引大量客流,但可以将海南自贸港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我所用’。”郭强表示,吸引游客来琼中,既能拉动海南旅游淡季消费,又能改变游客来海南只看海不观山的传统观念。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张霞:强基建 出政策 呵护良好生态

日前,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张霞等人在海南省社科联琼中调研组的安排下,先后前往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百花岭旅游区、湾岭镇大边村、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等地调研,发现了不少亮点,也揪出不少问题。

“我们明显感觉到,琼中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部分领域和时段环境污染等短板。”张霞认为,这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张霞提出,琼中需要尽快出台生态环境管控、特许经营管理、生态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补偿和价值实现等管理办法,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方式,“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向中高端、高端发展,是琼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要建成与自贸港相匹配的生态环保工作制度,张霞给琼中提出了8点建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打造绿色文化新品牌;健全项目监管和各类补偿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宣传推介;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垃圾治理示范品牌。

“琼中的农村垃圾分类做得很好,接下来当地可以继续制定、完善垃圾分类的管理体系,通过法律规定规范各类垃圾分类,建立精细化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张霞提出,琼中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率先在省内建立生态城垃圾处理中心,包括垃圾破碎、金属回收、废弃物填埋处理、垃圾焚烧等,覆盖垃圾处理的每个环节。

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教授刘家诚:分步骤 抓重点 优化营商环境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海南生态核心保护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有非常特殊的发展定位,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全县上下普遍关心的热点。

经过一周的调研,由海南社科联牵头,海南大学、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组成的课题调研组梳理出琼中营商环境目前存在的政务服务中心场地受限,行政审批系统与各部门业务系统未做到互联互通,企业招人难、培养成本高等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分步骤,抓重点。”结合琼中县情,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教授刘家诚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规划先行,引领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软环境;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硬环境;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优化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多措并举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组建优化营商环境专门机构。

“琼中可以联合周边市县,发挥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根据海南‘三区一中心’定位,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加强各类生态用地保障。”刘家诚建议,可以推动省政府牵头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此外刘家诚还建议琼中推进县人大立法权的使用,加强立法研究,推动制定系列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族自治条例或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海南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决策咨询中心主任、教授毕普云:定目标 筹资金 提升城市形象

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一时代背景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该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海南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决策咨询中心主任、教授毕普云表示,琼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城市定位。

“我认为,琼中城市有三个定位,分别为山水相融的生态城市、文化传承的民族城市、全域全季的旅游城市,但目前琼中的城市形象标识还不太显著。”毕普云认为,琼中可以将生态城市、民族城市、旅游城市作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太阳能、绿色建筑的推广使用,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并加强城市形象传播,举办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全国性、国际性研讨会,展示琼中良好的城市底蕴。

当前,城市建设面临最大的难题在于资金筹措。毕普云认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琼中使用省级分配地债的同时,可以适当引入境外资金,并重组城投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琼中可以尝试在城市建设领域推广‘标准制+承诺制’,推进城镇行政体制改革,支持重点乡镇在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方面积极探索”。

此外,毕普云还提出,琼中可以建设中部旅游免税购物中心,并联合其他民族市县整合资源,以民族文化资源共同体集中申报世界非遗。

琼台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艳:找问题 筹资金 打造森林城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山区,林产资源丰富,是全省森林蕴藏量最丰富的市县之一,素有“绿色宝库”之称。近年来,琼中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取得一定成绩,但距离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仍存在不小差距。

“由于琼中的城市规划方案未能进入实施阶段,森林进城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且新老城市绿化差距较大,民众对琼中创建森林城市的参与率与知晓度也有待提高。”在琼台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艳看来,熟悉创建森林城市的规则与过程,是成功创建森林城市的必要前提。

研讨会上,张艳详细指出了琼中在创建森林城市过程中的不足,讲解了创建森林城市的过程与要点,并就琼中创建森林城市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包括多方筹集资金、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尽早查漏补缺等。

“琼中应积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落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造林绿化、重点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张艳指出,琼中还可以采取单位承包、社会捐赠、PPP、BOT等方式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森林城市创建,并尝试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将饮用水作为优质矿泉水出售等途径获得收益。

相关文档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琼公网安备 469030020000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300002  琼ICP备05000041号

电子信箱:qzwzglzx2018@163.com  运行维护: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