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名 称: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
|
|||
县十六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十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8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重要之年,我县全面落实海南自贸港系列政策文件各项要求,按照“双城驱动,三业支撑,五带协同”[1]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一县三城五地”[2]为总抓手,努力把琼中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绿色高地”。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认真执行2023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质效提升良好局面,向着自贸港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发展质效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3.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2%。预计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亿元,同比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8921元和18519元,同比增长8.1%、8.5%。财政收入加快增长。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27.5%。服务业总体增势回升向好。预计全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27.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8%。全县共发放50万元以下农民小额贷款6.5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371%。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长率占GDP比重呈现持续向好态势,服务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以上。民生保障更加巩固。预计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有效控制在3%以内。就业扩面不断增强,全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3人,超额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电力行业保供持续增强,完成售电量2.82亿kWh,同比增长9.29%,其中居民售电量完成1.29亿kWh,同比增长10.5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琼中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1.687,全省排名第3。《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顺利完成中期评估,大部分主要指标进展总体平稳向好,达到序时进度。
(二)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自贸港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创新样板。营商环境示范县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全国率先推出异地证照单向认可改革,全省率先推出食品自动制售设备“一证多址”[3]经营模式。被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点赞。推广“营商下午茶”主题活动,建立“一线一员一茶”制度。继续推出“信用+”审批服务新模式,探索创建“信用+”应用场景推广,将涉企涉民的537项高频事项纳入“信用+免审”系列服务清单。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涌现机制,主动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为琼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二是贸易服务稳步提升。货物进出口额在上半年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顶住外贸下行压力企稳回升,预计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2976万元,同比增长25%;服务进出口完成额56万元,同比增长10%。外贸投资发展态势较好。新增各类人才725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投资咨询量排名全省第3。湾岭园区外贸企业琼中佳语食品有限公司、椰满分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椰子深加工厂房投入生产运营。积极推进琼中纳入省级国际大招商活动,依托RCEP[4]深挖自贸港政策红利,成功邀请印尼火船集团首席运营官到琼中实地考察咖啡产业。
三是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不断深化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政策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持续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全天候服务效能,优化24小时自助服务功能,不断抓好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9家金融机构、56家中小微企业完成注册“海南省智慧金融平台”账号,充分利用融资平台打下资金保障基础。主动融入自贸港建设稳步推进,不断迈步前进打开新发展局面。
(三)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推进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琼中女足推向新广度。持续擦亮琼中女足金名片。琼中女足在2023赛季中国足球协会女子甲级联赛中获得冠军,并提前三轮“冲超”成功,2024年中国女足顶级联赛有了海南自贸港的一席之地,发出“琼中女足”的最强音。6人入选国家女子足球少年、青年集训队。成功举办2023年海南青少年足球联赛(女子U10组、U12组)、2023年“海南·琼中杯”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2023年琼中民间足球文化节等各类赛事。海南琼中体教融合产业发展(琼中女足)示范区项目稳步推进。全县29所中小学校“足球+N”的体教融合模式有序开展。
二是稳步推进森林康养。推出海南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什寒村、山有·食茶饭稻、鸭坡村、白沙起义烈士纪念碑园等旅游路线,获得可喜成绩。集住宿、休闲、餐饮为一体的酒店“山有·食茶饭稻”、新伟农场岁月剧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成功推出新伟茶旅文化产品。设立黎苗医药体验区并投入运营。万寿山森林康养小镇(一期)、水央新村、什寒村中国森林康养人家、大观沉香、百花岭、黎母山森林康养基地、黎母山学而山房研学基地7处森林康养项目建设逐渐完善。
三是园区产业增效显现。印发《琼中县关于建立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的工作方案》,推动解决园区历史遗留问题3个。出台并实施了园区社会投资项目入园准则、标准化厂房及办公区域租赁管理办法、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等优惠政策性文件,优化项目落地政策、规范项目落地流程,提高了投产效率。成功引进海南海航航空贸易服务有限公司、琼中景森新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落户园区,累计引进40家企业。正在与海南文昌绿果岛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洽谈入园意向事宜。湾岭镇、营根镇、黎母山镇等10个乡镇与湾岭园区椰满分(海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森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坤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强强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预计湾岭园区实现全年营业收入、税收分别增长15.34%、33.89%。累计完成平整土地1705亩、建成标准厂房9.02万平方米。
四是热带高效农业稳中有升。绿橙产值首次突破2亿元,发放“绿橙贷”授信总额2893万元。推广大丰95、热研7-33-97等橡胶品系种植。打造有机茶园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和林下经济示范园1000亩。完成山兰稻种植面积5543.36亩,建立了首个山兰稻社区种子库,打造3个山兰稻育种示范基地,成功注册“紫山兰”、“水山兰”等山兰稻商标。提前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97万亩,粮食产量2.5万吨,实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提升,并发放2023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09.8万元、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资金54.05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双壹计划”[5]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签订了《支撑琼中农业强县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推进农业强县建设。通过“两品一标”[6]认证3个,认定省级共享农庄2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4家。琼中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顺利举行。琼中绿橙、新伟茶叶、母山咖啡等琼中农业名片一一亮相北京,集中展示琼中发展成果。
五是搭建全域旅游业。2023年海南“夏纳雨林清凉”主题旅游推广活动在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成功举办。2023年海南百个“网红旅游点”评选结果公布,什寒村、海南百花岭热带雨林旅游区入选自然类景点,黎母山学而山房民宿入选人文类景点。海南琼中福朋喜来登酒店和山有·食茶饭稻正式投入开业运营。琼中城北片区城市商务综合体、三永凤凰汇酒店等项目建设基本完工。百花岭创建国家5A级景区稳步推进,加快推进白沙起义红色文化旅游区和黎母山抽水蓄能电站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一批特色观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住特色民宿、体验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六是科技创新技术保持稳健。2023年R&D考核值为800万元,已支出855.9万元。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海南琼中樟花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山栏酒庄有限公司完成培育为规上工业和“专精特新”企业[7],同时海南山栏酒庄有限公司向省科技厅提交申报省级研究院材料进行备案。
(四)区域联动日益增强,城乡协调良性发展逐步形成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印发并实施《琼中县2023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深化户籍“放管服”改革[8]。办理身份证5372件次,完成办理户籍迁入429人,出入境业务港澳通行证办理2254件次。完善供水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城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完成新伟学校校舍安全、红毛希望小学学生宿舍、加钗农场幼儿园等项目维修改造。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62人、基层“上挂”城镇学校10人。优化交通设施建设。省道S307乌那线(琼中段)改建工程项目、县城四季路延长线、新城区道路(万泉河大道路段)实现功能性通车。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开通琼中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公交1路线(加钗农场至县公安局)延伸至湾岭镇大路坡村线路,有效地解决了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白鹭湖度假区、周边乡镇出行不便等问题。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不断升级。县城共5475盏照明灯,全年亮灯率95%,完好率85%,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30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部完工。新建设充电桩416枪,其中公共桩104枪、自用桩312枪、新增换电站一座,车桩比0.19:1。营根镇、红毛镇、上安乡、什运乡等4个乡镇使用中央衔接资金101.44万元,新增38座垃圾分类屋(亭)建设;县城建设7座垃圾分类亭。红毛镇卫生院胸痛救治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差距。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完善。继续推进“一县三城五地”建设,执行“三线一单”[9]、“三区三线”[10]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出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和规划许可审批制度改革意见(试行)》,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用途管制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乡村建设规划等城乡规划许可。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方案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完成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及房屋测量全部应测尽测,并发放证书10298本,发放率达100%,经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确权登记局确认,实现“应发尽发”要求。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209宗,涉及土地面积5770万平方米,完成闲置土地处置6568亩,超额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目标。迈湾水库项目黎母山镇大木村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稳步开展。实景三维琼中平台建设实现了县城、园区和10个乡镇镇墟倾斜实景三维建设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县级自然资源业务链条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垦地融合”[11]发展迈出新起点,黎母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4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三是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深化实施“国企平台公司+社会企业+村级公司”、“村级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集聚延伸。吸引30多家实力企业进村投资2700万元。红毛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获批创建资金1300万元;吊罗山乡成功申报农旅小镇,获批创建资金1000万元。加快建设美丽示范乡村。红毛镇番响村、黎母山镇新林村、中平镇南坵村获得“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稳步推进什运乡南流村委会南流村、长征镇新寨村村委会什云村等4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持续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垃圾清扫收运覆盖率达100%。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00户。政策扶持加快推进。争取到全省唯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打造“红色黎母·咖香橙韵”乡村振兴项目。组织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外出务工10062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0.24%。在全省率先启动乡村振兴帮扶产业综合保险,投入130.55万元,防范化解帮扶产业主体收入风险和衔接资金安全风险。完成发放外出务工奖补2475人282.1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86人1685.1万元、产业发展暨纾困奖补6201户926.6万元。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1640元,增长10.18%,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超过90%。
(五)巩固绿色发展优势,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提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创新基地21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并将申报材料报送生态环境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2023-2025年)》已通过专家进行预审。完成GEP核算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两山”[12]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招投标。印发实施《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两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4年)》,完成绿色建筑面积12.17万㎡,占新建建筑比率83.41%,达到省级绿色建筑装配式要求。制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综合补偿实施方案》,完成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评估,初步与万宁市共同实施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巩固森林覆盖率86.17%,完成造林绿化任务10021.6亩,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完成2022年省级林长制考核,全省排名中取得优秀名次。县域公交车已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化。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扩大。印发实施《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碳达峰试点城市申报方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碳达峰实施方案》《2023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禁塑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指导生态环境工作,禁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营根镇、红毛镇释放寄生蜂1200万头,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病害6893亩,避免林业有害生物蔓延扩散,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开展2023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配合督察组检查整改销号备案材料和群众举报件办结材料77份。建立水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成19个省控地表水断面、2个城镇内河断面水质行监测预警。省生态环境厅对琼中县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六水共治”[13]有序展开,集中力量推进“三覆盖”“两转型”[14]。全县5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率、出证率、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率预计达到90%。884个村庄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13个。
三是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监测PM2.5浓度序时累计值为10.5微克/立方米,臭氧9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100%,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印发实施《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200天决战攻坚行动方案》,开展常态化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检查,落实“六个百分百”[15]防尘治理措施。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上牌673台,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地表水优良率达标为100%,无劣V类水体,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省为第3名。完成14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书)质量审核。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土壤状况与往年持平,未发现新增污染地块。完成313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44个农村污水治理稳步推进,其中采用工程性措施建设完成8个,采用非工程性措施完成21个。
(六)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出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管责任清单(试行)》,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农垦改革稳步推进,与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垦地融合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推进“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机器编规划”[16]、黎母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正在开展。出台《深化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7个方面,提出18项改革举措,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更好推动城乡教育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参与国家集采等药品集中采购,使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有效地降低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9家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DIP付费,实现有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100%覆盖。
二是营商环境日益优化。持续优化环境改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揭牌成立。聘请营商环境体验员8名,以“观察员”的身份陪伴,“陪办走流程”体验活动。扎实开展“一站办好”“一业一证”[17]改革迭代升级。扩大“信用+免审”服务事项清单,有效降低经营主体和群众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出“四减两免”[18]攻坚行动,受理审批办件15万件,办结率100%。制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专家服务基地建设方案(试行)》,每年将计划遴选建设1至2家县级专家服务基地。实施企业开办“全链条、零成本”,1个工作日办结,新增市场主体3324家,同比增长55.9%,存续市场主体16712家,同比增长24.11%。企业和个人申请商标316件,成功注册170件,有效发明数量18件。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申请简易注销材料由原来的6项减少到3项,最大限度方便市场主体退出。实行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将符合条件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全部免收登记费,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55本、不动产抵押证明385份。
(七)着力深挖内需潜力,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继续围绕“投资新政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出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高投资效益和绩效,加强政府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23宗,预计完成投资额26亿元。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清单。谋划项目104宗,总投资219亿元。争取专项资金持续发力,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上级资金1.4亿元。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批次集中开工8宗,总投资14.17亿元。
二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召开琼中县固定资产推进会40余次、项目协调专题会议10余次,县领导深入项目现场60余次。推动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11/12/13标)有序开工,什运至白沙高速公路鹦哥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已完成青苗清点,1标段施工临时拌合站进场施工。推进G9811中线高速公路琼中互通立交改造工程、G9811中线高速水潮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公路工程分别完成投占年度计划72.5%、44.67%。逐步解决海南省琼中县体教融合产业发展(琼中女足)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等项目征地、前期手续和规划调整等堵点难点问题。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升级。出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发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消费奖励补贴办法(试行)》,促进消费引流。包装策划推出县域七大主题精品线路。开展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培训,提升涉旅企业从业人员旅游投诉处理能力。开发琼中旅游夜市经济,琼中山栏文化集市正式开市营业。举办2023“琼中游好市”元宵群众文化、三月三群众文化市集等活动,吸引近8万人次参与,获得107万人次在线图文游览量,带动旅游消费稳步提升。预计接待过夜游客62万人次,同比增长50.76%。
四是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由县领导带队先后到北京、广东、河南、广西等地外出招商12次,成功举办河南省郑州招商推介会活动。出台《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吸引瑞幸咖啡、正大集团、中国康养集团等200余批优质企业到我县考察,推动大唐集团海南能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南金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责任有限公司等与我县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海南自贸港招商引才网开设“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网上招商推介会”线上招商推介专栏,扶持指导政策、招商动态、重点招商项目等,为企业了解琼中、投资琼中扩宽渠道,成功推动金口食品槟榔精深加工项目落地琼中。实行市场准入公平待遇,在涉企政策制定及执行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给予民营企业平等机会。大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八)群众福祉不断改善,多举措提升基本公共服务
一是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加章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新伟学校学生宿舍、琼中实验小学挡土墙等19个新建或维修改造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面向社会招聘11名高中临聘教师、18名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补充到乡镇学校、19名海南师范大学和琼台师范大学2023年毕业的公费师范生到乡镇学校任教。投入8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安防等设施改造。学校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学生欺凌专项摸排工作台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本科上线571人,全县录取“211、985、双一流”大学66人,较上年增加1.26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医疗持续发展。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楼及配套工程、县中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县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完成琼中县中医院新院区揭牌并正式投入运营,并邀请了中医骨伤、内科杂病专家牛朝阳坐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海南省人民医院签订医疗卫生业务帮扶协议,促进琼中医院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业务得到发展、管理得到改善,群众获得感得到增强。推广“2+3”健康服务包[19]。加强登革热疫情监测。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印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万人次医护下基层活动工作方案》,累计支援基层诊疗量共725人次。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16.7万份,是全省率先提前完成100%健康档案质控率的市县。面向社会考核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6员。抓好“菜篮子”保供稳价。压实“菜篮子”市县长责任制,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完成常年蔬菜基地面积达2616.03亩,蔬菜自给率达77.24%,“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稳定。用活储备调节手段,不断提高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能力。
二是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完善就业创业平台。搭建就业驿站供需平台,成功举办现场招聘22场、“招才引智”招聘10场,累计推荐上岗2490人次。“点对点”输送返岗务工和灵活就业1849人次。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上岗就业258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9期受训3512人,完成省级任务的117.07%。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现入驻入孵企业29家,新增3家创建就业见习基地。失业保障金政策落地。发放失业保险金6383人次1142.93万元、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补贴219人次45.68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完成2023年养老金调标工作,共为2833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调整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人均增资185.51元;为28603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人均增资108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月人均基础养老金调标至217元,较2022年人均增加了12元,惠及全县1.43万名城乡待遇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保障机制逐步落实;农垦农场解决职工社保欠缴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救助提标扩面。扩围增效初见成效。减少低保非必要限制性条件,适度放宽重残人员人纳保条件,适当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纳入低保人数同比去年从-5.3%提高至1.68%。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69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640元/月;特困人员补贴标准提高至900元/月,分别提标13.11%、20.75%、12.5%。累计为6.18万困难群众发放0.43亿元补贴资金。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继续将6家养老服务机构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运营,配备养老护理床194张,配备率100%,中平、什运、上安等乡镇日间照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完成102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殡葬改革有力推进。推进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湾岭公益性公墓一期(50亩)及入园道路工程已完成80%工程量。7个乡镇公墓选址完成,并将公墓红线纳入我县总体空间规划。住房保障稳步加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健全。营根洋旧城改造(一期)项目280套安置房建设完成。11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竣工。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个。
三是文化事业铺展新画卷。体育赛次全面铺开。琼中民间足球文化节、“中国体育彩票杯”2023年海南省武术公开赛、2023年海南省定向公开赛等赛事成功在琼中举办。文化成果丰富亲民。开展“最美四‘阅’天书香满琼中”、“护苗·绿书签行动”等全民阅读推广27场次、文艺下乡活动62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推进新建图书馆“四馆合一”项目建设[20]。积极配置基层公共文化室文化设备设施。在营根镇那柏村委会等14个村的文化室配套桌子、电视、多功能手托音箱等设施,极大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持续推进创建安全琼中。全县共立现案289起,同比下降4.93%、破现案223起,同比上升15%。实现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和治安查处率100%的良好势头。琼中籍吸毒人员占全县户籍人口的0.19‰,低于全省平均值,处于较好时期。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湾岭法庭被授予海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21]先进典型称号。开展“全警联系村居”“平安进万家”等活动。排查矛盾纠纷1131起,化解1052起。严查严处各类非法活动。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县12家加油站的达标验收,受到了省反恐办通报表扬,并在全省作经验介绍。建档涉枪涉爆重点人员69人,均落实一册一台账。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始终坚持将安全防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26次。持续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常态化风险防控演练,提升风险应急处理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开展防汛防风工作,移转受灾人口216人次,成功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检查企业2584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392家次,排查出安全隐患392项,房屋市政领域项目排查出安全隐患1642项,已完成整改1642处,均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100%。做好金融风险监测与防范,严控地方性银行流动性风险、市场声誉风险。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体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受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期等因素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与年度目标还有差距。传统产业、传统业态仍占较大比重,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数字经济增长率[22]、城镇化率、实际利用外资额、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建设自贸港的要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差距还比较大。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和质量还不够高,民生保障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低,而物价水平相对较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宏观经济全面提振和加快发展的奋进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八届省委历次全会精神,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服务好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努力把琼中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绿色高地”。
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和8.5%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8%,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配合省级做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完成省级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落实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部署,围绕实现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厚植融入新发展动能
一是扩大政策落地。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类产业目录调整。实施自贸港企业所得税优惠、鼓励类产业目录、原辅料“零关税”等政策畅通专项行动。全程辅导市场主体跑通政策实施全流程,清单化梳理和系统研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金融服务业进驻湾岭园区,围绕投资扶持、租赁扶持、运营扶持、企业上市扶持、金融扶持、科技扶持、人才扶持等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落地。
二是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货物贸易空间,强化外贸系列政策效能,支持琼中佳语食品有限公司、椰满分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对椰子深加生产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引进更多的外贸企业进驻湾岭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商品贸易商聚集发展。聚焦琼中女足、森林康养、湾岭园区、中药医疗等领域精准招商。打好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主题招商、市场招商等组合拳。持续推进中国(海南自贸港)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申报。全面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加快推动质量整体水平、质量政策措施、质量安全监管、质量促进措施、质量基础设施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
三是全面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在全省“三极一带一区”[23]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下,积极探索新发展理念,重点围绕热带高效农业、森林康养、生态环境建设、全域旅游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找准“山海联动”[24]突破口。依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重点推进百花岭风景名胜区、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我县与沿海市县形成有效的区域联动,将山区生态优势与沿海发达市县的经济优势更好地结合,破解山区市县自身发展受限难题,为全省“山海联动”工作提供先行示范,打造“山海联动”实践样本。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扩大琼中女足品牌影响力。备战2024年中国足球协会女子足球超级联赛。继续办好青少年足球联赛、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足球文化节等各类赛事。用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加快构建训练基地、精品赛事、培训教学、运动康复、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足球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完成海南省琼中县体教融合产业发展(琼中女足)示范区项目。深化体教融合模式机制,力争完成足球班招生90人。争取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到琼中女足任教,不断充实执教队伍。逐步探索校园足球U系列联赛机制。努力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支持在琼中挂牌成立中国青少年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和中国女子足球南方训练基地。
二是加快构建森林康养。适时推进什寒村二期旅游康养等文旅产业项目实施。探索“森林康养+”模式。争取琼中县中医院建设成为海南省中部集医疗、疗养、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中医医院。推进“一镇一村五基地”[25]森林康养项目建设。开展黎母山森林康养小镇、上安乡温泉小镇、琼中县养老服务中心的招商工作,督促水央新村、黎母山康养基地等企业完善相关手续,建设基础设施等,保证顺利开业。
三是加快园区产业集群。稳步推进海南大舜冷链港项目、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复式标准厂房(北区)、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复式标准厂房(北区)二期、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复式标准厂房(南区)、湾岭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进度。谋划好6宗项目中央资金、专项债券申报。加快构建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引进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落户园区,争取企业进驻园区不少于2家,实现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超8亿元,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税收3800万元以上。加大培育产业发展“新赛道”,重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食品制造、现代物流服务和电子商务等企业。积极与省发改委沟通调整部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条件,逐步将加工企业向园区布局。
四是加快创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依托GEF项目[26]做好山兰稻品牌创建。建设水稻集中育秧和瓜菜育苗中心,保障常年蔬菜种植面积保有量在2500亩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0.1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继续保持0.5万亩以上的山兰稻种植,构建“水稻+旱稻”立体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推广“琼中好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重点打造绿橙、咖啡、大叶茶、黎药、蜂蜜、油茶、琼中五脚猪等农产品品牌创建。扩大种植益智、斑斓、粽叶、石斛等林下经济作物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县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4个以上,打造精品共享农庄2家。力争2024年成功注册琼中五脚猪、琼中咖啡、琼中茶叶、琼中益智等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依托省级共享农庄推进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康养、非遗等深度融合。
五是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依托,策划推出一批森林康养休闲运动、绿橙采摘等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项目。加快形成以热带雨林、黎医苗药康养、生态旅游为主导、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特色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做好旅游产品推介、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宣传营销。策划开发海花岛—黎母山休闲康养旅游线路、万泉河生态旅游线路以及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热带雨林生态游赏线路。加快完善新伟、什寒、水央、鸭坡等乡村旅游线路,共同打造旅游驿站、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专线、旅游文化节等配套设施服务。
(三)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区域联动新格局
一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组织实施《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做好规划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规划编制和修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继续处置土地领域闲置、农垦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林地定额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做到农转用报批、项目落地保障服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巩固全国卫生城镇创建成果。完善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合作机制。组织实施已编制的独立地块详细规划,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做好规划要素保障。建立健全垦地融合工作和资本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机器编规划”、黎母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继续做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有序开展10个乡镇、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以及百花岭等重点景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完成100个“应编尽编”行政村村庄规划并组织实施。积极推进迈湾水利枢纽工程黎母山镇大木村委会大木村整村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路南段、营河北路延长线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玉锦大道A区排水整治、一河两岸项目建设。完善安居房、公租房、经济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危桥改造,重点推进槟榔根桥、牙模桥、加章桥等漫水桥改造。继续推动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县城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琼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解决电网低电压、重过载等问题。持续推进城镇燃气管网建设,新增燃气管网3公里以上。继续加强5G基站和5G应用建设,力争实现全县盲点5G信号全覆盖。妥善解决农村重点对象的基本住房安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加快推进安居房建设。完善我县安居房、公租房、经济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制。调整增加城乡公交线路,扩大城乡公交服务范围。
三是加快构建区域联动。主动融入“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儋洋经济圈三个增长极辐射,充分发挥琼中沟通南北东西的区位优势,搭建起与沿海市县“南向、北联、东合、西融”全方位联动格局。探索与沿海市县资本、科技和先进管理向山区琼中县的合理转移,用好用活琼中女足、湾岭园区、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三大重点产业品牌优势,做大做强足球经济、园区经济和康养旅游经济向沿海市县有序流动,激发琼中为代表的中部山区市县经济活力,提高县城产业支撑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
四是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力度。推动百花村、水央村、什寒村、堑对村、南坵村等纳入2024年度申报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着力一批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计划新增评定51个清洁村庄建设目标。提高乡村振兴领域项目谋划储备,产业投资55%以上。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27],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特色宜居乡村。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全面推进湾岭、黎母山、长征、红毛、上安5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按照“一企一村”或“一企多村”发展思路,在农业产业优势地区,推广“公司+集体经济”等模式,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振兴。力争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8%以上。培育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探索“富美乡村+共享农庄”等新兴业态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参与推进产业强镇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共享农庄高质量发展。用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红色主题教育基地等项目。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绿色发展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加快推进零碳先行示范区建设,编制《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主动申报2024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宗,总投资为2.46亿元。做好“两块牌子”[28]创建成功后三年后评估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2024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继续做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进一步推进琼中GEP核算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两化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继续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落地应用。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和田长制。持续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事项反馈问题整改。逐步清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小水电站。抓好“六水共治”[13]行动。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力量建制镇污水及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100%。加大水质提升改造。加强河道及沿岸垃圾的清理提升水质,确保地表水优良率达100%。争取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争优。继续做好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桩建设。大力推行绿色防控。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监管,开展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色农产品土壤环境监测,实施化肥施用量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加强植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持续做好禁塑督查检查。加大力度实现“两违”、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增量为零、存量减半。加强对废矿物、废铅蓄电池等社会源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防止因危险废物不规范管理而造成环境污染。
三是强化蓝天保卫战管控。打好空气质量对标攻坚战。开展固定污染防治、移动污染源防治、尾气超标车辆、老旧柴油车等蓝天保卫战。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实现全县卫生清扫保洁收运体系全覆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聚焦“三点三面”[29]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有序推进老旧柴油车提前淘汰,力争细颗粒物(PM2.5)浓度、臭氧控制、优良天数比例完成省下达目标。利用坡地、荒地等国土空间开展绿化行动,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不低于86.17%。推动“双碳”进机关,率先打造近零碳机关、学校、医院等近零碳全场景项目。
(五)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增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县疾控中心重组改革有序推进。落实《深化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深化基层教育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动城乡教育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持续推出制度创新成果。落实促进制度创新有关政策,力争生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3个。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多规合一”改革。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加强信用建设。继续梳理扩大“信用+免审”服务事项清单,探索创建具有琼中特色的信用应用场景。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117个“一件事”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扎实推进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全面提高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水平。加快推进赋权乡镇,推动更多基层便民服务事项向乡镇(村、居)延伸,实现更多事项“就近办”目标。盘活国有企业闲置资产。深化国有企业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务实合作。制定我县县属企业领导人薪酬管理办法、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管理办法等,规范监管县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有序开展“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制定“机器编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准入即准营”制度、健全“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等体系改革。继续开展“一站办好”“一业一证”改革迭代升级。继续开展“营商环境体验日”系列活动。扩大开发“绿橙贷”“农担极速贷”等信贷产品,高质量服务市场主体,加大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企业间接融资成本。持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容缺受理等便民利企举措。落实“认房不认贷”、免收不动产登记费政策。聚焦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重点领域给予市场主体更多的支持和便利。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实施降低融资、能源、人工、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系列政策。开放“信易贷”产品和服务,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好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欠工作,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公平竞争政策制度体系。推进强化竞争政策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健全政务诚信体系,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力争到2024年市场主体突破2万家,同比增长19.7%。
三是推动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持续擦亮“橙意办”党建服务品牌,探索建立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建立健全联系和服务企业群众机制,推动实施“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30]。谋划“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快落实琼中垦区民生改善和垦地融合发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继续推进“土地超市”[31],坚持探索“增存挂钩”、耕地占补市场化交易、存量商品住宅用地消化和转型利用等机制。力促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再下降15%,力争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落实好“机器管招投标”[32]完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依托“双壹计划”人才计划,持续抓好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争取成立一所山兰酒省级研究院,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12%。
(六)挖掘释放内需潜力,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是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加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持续推动产业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2024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3宗,总投资188.6亿元。2024年年度计划投资目标为28.6亿元。健全项目储备和推进机制。加大项目谋划力度,计划举办2期项目谋划包装专题培训班。谋划项目122宗,总投资额359.41亿元,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对总投资5000元及以上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机制,促进新项目开工,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资金支持。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项目申报及配套融资。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项目26宗,总投资为21.38亿元,申请资金8.79亿元;计划申报专项债券资金项目12宗,总投资22.19亿元,申请资金3.74亿元。申报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宗,总投资1605.18万元。计划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3000万元。谋划2024年一季度“开门红”重点项目60宗,计划投资9.63亿元,提前整理自贸港建设集中开工项目。
二是推进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压实项目建设责任。完善项目推进督查制度,确保重大项目稳步有序推进。积极争取、科学安排用地指标,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多措并举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全力推进G9811中线高速公路琼中互通立交改造工程、G9811中线高速水潮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公路工程、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什运至白沙高速公路鹦哥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紧盯体教融合产业发展(琼中女足)示范项目(一期)、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项目、琼中教师医务人员安居房、海南农信中部金融中心、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停车场建设项目做好要素保障服务。落实《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争形成“规划许可代替转用许可”“拿地即拿证”“不征不转”用地模式等制度成果,破解“项目等土地”问题。切实压减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环节,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提速。
三是培育做大消费新增长点。深入开展旅游消费年、消费助农大集市等系列活动。组织实施好美食购物嘉年华等各类促销,培育消费热点、推出惠民举措、综合施策扩大旅游消费规模。发展消费新业态。积极打造优化消费体验,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大力开展消费维权执法,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继续办好全民足球文化节活动,以体育带动旅游、促进消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海南中部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服务购物设施配套,引进各类餐饮品牌入驻琼中,不断完善吃、住、行、旅、购、娱为一体等基础环节,扩大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准。继续推进高档酒店、精品民宿、露营地项目建设,推出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旅游产品,探索更多的特色文旅活动。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亿元,分别增长6.37%和5.05%。
四是加快提高经济外向度。发展货物贸易新业态。整合外贸、税收等政策优势,加快培育外贸专业市场,巩固外贸传统市场,支持鼓励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争取全年货物进出口增长8%以上。拓展服务贸易新空间。持续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用好27条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引进外籍服务人员。加快建设特色服务贸易出口自然人移动事项,力争全年服务进出口增长2%以上。深化与投资促进机构合作,优化政策组合,推动高端制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主导产业项目落地琼中,争取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零突破。
(七)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快改善民生福祉。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继续深化与滨海九小、华中师范大学等合作办学,打造县域内试点集团深化集团合作办学模式。引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计划。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700个。推进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县特殊教育学校、阳江学校学生宿舍、县第一小学、县第二小学改造扩建等项目建设。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基层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细化人才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配套措施。制定农村教学点撤并计划,逐步撤并部分教学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师资队伍补充渠道,计划招聘25名高中、30名中小学教师,引进农村基层教育人才3名。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综合能力提升。完善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两癌”筛查项目,提高妇女常见病、宫颈癌乳腺癌防治水平。建设黎苗医药体验区,传承及深挖黎苗医药精华。力争创建成功至少1个国家卫生乡镇。启动县中医院异地新建三期项目、县中医院发热门诊楼等配套项目(黎苗药体验区)、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县域医共体总院“十大”管理中心和“五大”资源中心设立。制定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争取成立一家公立型或普惠型托育机构。着力做好保供稳价。压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加大菜篮子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常年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常年蔬菜基地规模2500亩以上,提高蔬菜自给率。扩大粮食生产面积。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设立农贸市场设立自产自销区,推动常年蔬菜基地与市场摊位建立产销合作。稳步推进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改革。落实价格补贴政策。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及时启动物价联动补贴机制,缓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压力。确保“15+N”[33]种基本蔬菜平均价格力争有下降、力保不反弹。
二是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机制。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500人。举办2024年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招聘会、校园“招才引智”招聘等活动。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受训3000人次。新增创建就业见习基地,帮助50名见习生做好就业衔接。优化7类村级公益性岗位,确保兜底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得到保障。构建失业保障兜底。继续落实失业登记、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直补快办”等政策,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按月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不断提高参保人员养老待遇水平,实现老有所养。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保障机制落地。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建立动态调整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临时困难救助机制,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消防、食品、服务安全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机构硬件设施水平,探索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合作方式模式,提高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率,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至少建设1家老年助餐点。深化绿色殡葬改革。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成效,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提高公墓入葬率,力争湾岭公益性公墓一期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推动其他乡镇公益性公墓项目落地,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覆盖率。加快推进安居房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安居房、公租房、经济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制。强化公共租赁住房日常管理,不断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
三是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琼中县“四馆合一”项目建设,确保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达标。推进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三年计划工程。深入开展送文艺、送图书、送电影、送地方戏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强化“非遗”创意产品开发力度,增加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市场供应。举办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活动,促进黎苗文化对外交流,打造黎锦、苗绣等文化IP。开拓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支持培育壮大琼中女足。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推动琼中女足体教融合示范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落实《做大做强琼中女足工作方案》,持续引进国际国内赛事举办,进一步擦亮推广琼中女足品牌。
四是推进法治建设和整治专项行动。坚持创建最安全地区工作目标,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新一轮禁毒“固本防风险”三年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侵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经济犯罪、涉黄涉赌违法犯罪、涉枪涉爆违法犯罪。严查严处各类非法活动,争取刑事案件下降。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重点人群管控。
(八)坚持风险防范,统筹发展和安全水平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责任[34],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持续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督查检查。持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压实森林防灭火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和常态化风险防控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配合省级部门加快建设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切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建设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做好储备粮动态轮换机制,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持续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35]整改,计划耕地“非粮化”整改面积2000亩,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抓好能源保供,巩固提升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稳定性,确保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有序。启动风险防控。贯彻落实封关运作前重大风险防控工作安排,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提高精确应对非法集资、房地产风险等风险挑战的能力。
附件1
2024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目标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4年目标 | 属性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 % | 8左右 | 预期性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 % | 10左右 | 预期性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率 | % | 8左右 | 预期性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增长率 | % | 8左右 | 预期性 |
货物进出口增速 | % | 8以上 | 预期性 |
服务进出口增速 | % | 2左右 | 预期性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8左右 | 预期性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8.5左右 | 预期性 |
实际使用外资额 | 万元 | 零的突破 | 预期性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预期性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预期性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完成率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预期性 |
配合省级做好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控制在5.5%左右 | 约束性 |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 % | 控制在3%以内 | 约束性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细颗粒物(PM2.5) 浓度 | 微克/立方米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比例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附件2
注释说明
[1]“双城驱动,三业支撑,五带协同”:“双城驱动”即以县城为区域绿色发展核心、湾岭为产业集群极点,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循环互促,打造经济增长新极核;“三业支撑”即突出用好用活琼中女足、湾岭园区、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三大重点产业品牌优势,做大做强足球经济、园区经济和康养旅游经济,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升高质量发展“绿色”含量;“五带协同”即营根—湾岭产业带,黎母山—中平产业带,长征—和平产业带,红毛—什运产业带,上安—吊罗山产业带。
[2]“一县三城五地”:“一县”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三城”即创建海南岛中部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五地”即海南自贸港中部旅游消费胜地、海南自贸港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地、海南自贸港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海南自贸港生态康养目的地、海南自贸港中部文化体育聚集地。
[3]“一证多址”:是指对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本省直营连锁食品经营企业,在其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包括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的直营门店,不含加盟店,下同)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时,不再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书,其经营地址信息直接标注在直营连锁食品经营企业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上,新办分支机构通过展示《一证多址企业食品经营许可信息公示表》实现“亮证”。
[4]“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12年由东盟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5]“双壹计划”:是指“一乡(镇)一名研究生”订单式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新探索,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首次提出。
[6]“两品一标”:“两品”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一标”即农产品地理标志。
[7]“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缩写。其中,「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精」指精细化,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新」指自主创新与模式创新。
[8]“放管服”改革:是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9]“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10]“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即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11]“垦地融合”:是指将推动垦区规划、土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进一步融入地方。
[12]“两山”转化路径:是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在地包括一个问题,即生态系统的价值化问题,也就是生态产品“变现”的问题。“转化”是“两山”理念的关键实践路径,而生态旅游则扮演着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换器的角色。
[13]“六水共治”:即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6项工作。
[14]“三覆盖”“两转型”:即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覆盖率、建制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推进农业种植转型和水产养殖转型。
[15]“六个百分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施工现场应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建筑工地施工时,从工地围挡、喷淋降尘、车辆冲洗等六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16]“机器编规划”:是指海南省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升级完善“机器管规划”的关键举措。通过对基础数据的自动分析与处理以及在规划审查方面减少人为干预,全面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效率,提升规划的准确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17]“一站办好”“一业一证”:“一站办好”即琼中县推出“1+1”审批组合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周末“不打烊”+24小时自助服务、“云审批”“取水许可告知承诺”“橙意叫醒”服务、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容缺受理等便民利企举措,企业群众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均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服务模式,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实现“进一门即开业、进一门即办好”;“一业一证”即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推动行政许可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通过事项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将一个行业所有审批事项信息集成到一张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
[18]“四减两免”:是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两免”即凡是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19]“‘2+3’健康服务包”:即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20]“四馆合一”:即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演艺馆。
[21]“枫桥经验”:是怎样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22]“数字经济增长率”: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3]“三极一带一区”:即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儋洋经济圈、滨海城市带、中部生态保育区。
[24]“山海联动”:是将山区市县的生态优势与沿海发达县的经济优势更好地结合,破解山区市县自身发展受限难题,最终实现“山”与“海”的协同发展。
[25]“一镇一村五基地”:“一镇”即万寿山森林康养小镇(一期);“一村”即什寒村中国森林康养人家;“五基地”即大观沉香、百花岭、黎母山、水央新村、黎母山学而山房等5处森林康养基地。
[26]“GEF”:即全球环境基金,是一个国际环境公约的资金机制,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27]“三块地”改革:是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
[28]“两块牌子”:是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
[29]“三点三面”:即烟花爆竹燃放、土法槟榔熏烤、秸秆垃圾露天焚烧“三个点”,以及汽车尾气、建筑工地、道路扬尘“三个面”。
[30]“综合监管一件事”:即依托“审管法信”等互联网监管平台,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的同一监管对象和涉及多个监管环节的同一监管对象,由牵头部门在平台上向各行政监管部门发起监管任务,各相关部门进行响应,参与实施“全程闭环、无缝衔接”的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动服务,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综合检查。
[31]“土地超市”:是指通过建立“土地超市”信息平台,实现归集产权明晰的存量建设用地、发布公开透明的土地信息、配对有效精准的项目要素、提供方便快捷的用地选择、实施规范高效的服务监管为一体的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体系。
[32]“机器管招投标”:即“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对电子招投标事中事后监管,降低人为因素干扰招投标工作,能有效遏制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秩序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33]“15+N”种基本蔬菜:“15”是指芹菜、上海青、黄瓜、萝卜、茄子、西红柿、豆角、土豆、胡萝卜、青椒、尖椒、圆白菜、韭菜、大白菜、蒜苔;“N”是指我县自主选择的地瓜叶、小白菜。
[34]“三管三必须”责任:即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5]“非粮化”“非农化”:耕地“非粮化”是指农民将耕地用于非粮食作物种植,如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耕地“非农化”是指在耕地上从事非农业活动,如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
|
版权所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琼公网安备 469030020000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300002 琼ICP备05000041号
电子信箱:qzwzglzx2018@163.com 运行维护: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