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琼中建立正向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推进乡村治理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0-07-16 14:00 责任编辑:李梦瑶 陈欢欢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微信
X

本报记者 李梦瑶 通讯员 陈欢欢

干净整洁的新式民居前,绿油油的百香果藤蔓从棚架垂落。7月9日中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潮村什马村民小组脱贫户陈启华刚刚完成村里的环卫保洁工作,便迫不及待地回家侍弄起自己的“小花园”。

“老陈,今天不去买彩票啦?”“我早就戒了,还不如好好赚钱来得踏实。”陈启华的责任帮扶人王成美“掐着点”上门,心里欢喜得很——过去沉迷于打麻将、买彩票的“懒汉”陈启华,如今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陈启华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琼中以推动乡风文明促脱贫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推进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建立正向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正于润物无声中让众多黎村苗寨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齐头并进。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驱动思想转变

7月6日19时许,琼中湾岭镇大平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灯亮如昼,村民们陆续进门签到,将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

这一天是第188期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播出的日子,让大平村党支部书记王桂荣欣喜的是,大伙上课学习的主动性日渐高涨,不用村干部们再“三催四请”。

“看电视夜校学到经验后,我租下500株橡胶树精心照料,现在出胶情况很不错。”大平村脱贫户王积书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尝到了学习带来的“甜头”,如今他几乎每逢电视夜校、技能培训必参加,也凭借着这股干劲在量化考核中屡获高分。

王积书口中的“量化考核”,是指琼中于2019年11月开始实施的“扶贫对象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每个月,琼中各村委会、帮扶干部都会针对贫困户参与电视夜校、各类技能培训、环境卫生整治及发展生产等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扶贫产业项目的利益分红挂钩。在王桂荣看来,这一机制不仅有效改善扶贫对象的“等靠要”思想,更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培育向上向善乡风有机结合。

整日抱着酒瓶不撒手,家中又脏又乱……59岁的脱贫户王文裕曾是大平村家喻户晓的“酒鬼”“懒汉”。“你再这样下去,分数扣光了,年底的分红可就没了。”不久前,王文裕在大平村开展的首次量化考核中排名垫底,帮扶干部们的一番劝诫,让他幡然醒悟。

“前两天去他家,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听说参与义务劳动能加分,还提出要报名参加呢!”王桂荣说,除了量化考核机制,大平村还充分利用村规民约与道德“红黑榜”创评活动,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乡村陋习“开刀”,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比学赶超、争当模范,激发内生动力

“村里的路好像变宽了。”几天前,长期在外务工的琼中和平镇长沙村村民林娥开车返乡时说。沿着干净平坦的村道继续行驶一段后,林娥发现,原来是过去占道的垃圾、杂物被清理了,让路面显得宽敞起来。

而在长沙村村民林开新的记忆里,这一变化早在2016年便已悄然发生。

“村里进行危房改造和厕所改造,还完善了排污管网等其他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一点点变美,大伙儿渐渐也就不好意思再乱丢垃圾了。”指了指家门口悬挂着的“文明卫生户”牌匾,林开新骄傲地说,他们家在村里开展的卫生环境评比中连续7个月“考”进90分,“觉得脸上特有光!现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

村小组与村小组互评,村民与村民互评,长沙村通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环境卫生评比机制,引导村民从被动接受到比学赶超、争当卫生模范,仅在2019年便涌现出3个县级文明家庭、2个县级五星级文明卫生户、1个省级文明家庭和1户全国“最美家庭”。

在琼中县委宣传部派驻长沙村第一书记凌大彪看来,村庄和美的背后,彰显的正是民心齐聚。

“乡亲们心齐了,啥事都好办。”和平镇堑对村垃圾收集员陈明文告诉记者,堑对村于2019年7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原以为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让他颇感意外的是,不到半年时间,村里的垃圾分类合格率便达98%,生活垃圾减量50%至60%。

村民们之所以愿意配合,得益于村庄环境的有效治理。

“我们累计整合投入6亿元,全面开展‘三清两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成功创建文明生态村544个,实现了自然村全覆盖。”琼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璐飒坦言,人居环境的改善让群众获得感得以增强之余,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肩负起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凝聚向上力量

从被动的“局外”人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渐渐内化出更高的精神追求。

上周末,琼中营根镇营根村文艺队队长戴颜刚忙完地里的活,便拉着队员们赶去村里的乡村大舞台。“得抽空排练节目,县里一有活动就会邀请我们担任表演嘉宾,到时候可不能丢了咱村的脸。”说话间,18名农村妇女迅速聚集站好队形,演绎娴熟的舞步。

别看都是“泥腿子”,她们可是琼中各种文艺演出的“常客”,为营根村捧回不少荣誉。

“以前一遇农闲,村民们只能聚集闲聊。”戴颜告诉记者,原本成立文艺队只是为了帮助村民“打发时间”,县里、镇里有什么活动,可以上去显显身手。没想到,这支队伍却让各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歌词灵感来自身边的家长里短、风俗变迁,舞蹈动作均由团队自己设计,就连表演道具也是就地取材的椰壳、玉米秆等物件。这种自然而然的“文化自觉”,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离不开的是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的“推波助澜”。

“原先村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欠账较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驻营根村第一书记林晖泽介绍,近年来,该村筹措资金完善配套文体设施与活动场所,组织举办“村晚”、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同时通过“群众点戏、政府买单”的形式组织文艺队伍到村里演出,正吸引越来越多村民从“关起门来看电视”转变为“一起活动乐融融”,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一手抓阵地建设,一手抓队伍建设,类似于营根村的“种文化”举措,让一颗颗乡风文明的种子在黎村苗寨生根发芽。截至目前,琼中累计建成116个乡村大舞台、102个村小组文化室和100个农村书屋,扶持建立130支黎族苗族传统文艺表演队、310支健身舞蹈队和3000多名黎锦苗绣人才,实现门常开、人常在、活动常有,于润物细无声中激扬起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关文档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琼公网安备 469030020000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300002  琼ICP备05000041号

电子信箱:qzwzglzx2018@163.com  运行维护: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管理中心